2013年2月23日 星期六

搭乘大眾運輸之旅--淡水



  如果十幾年前,不曾來過淡水河畔,也許現在就不會這麼的傷感。

  1999年的二月,來到淡水,是為了探訪紅毛城。

  當時是個濕冷陰霾的天氣,雖然時間已近中午,但是整個淡水河畔,仍竉罩在迷濛的水氣中。船隻一艘艘靜靜地停泊在河岸邊,不時有白鷺絲從頭頂劃空而過。景像有點像電影〝巴黎落霧〞最後的場景,寧靜而帶點淒美。


  搭上高鐵抵達台北車站,再轉乘台北捷運淡水線,再次來到到淡水河畔。今天並非假日,但是人潮並沒有因此而減少。走了又走,希望能再重溫多年前美麗的印象。



  夕陽依舊在,只是當年的純樸、寧靜,風中帶點冷冷的獨特美感,已無法尋覓。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小吃攤,也許帶來更多的人潮與商機,但是文化特色呢?

  如果我們的小吃攤是一個個經過設計的有特色小攤,並融入淡水在地的人文背景,那該是多麼美的河岸。

  為什麼歐洲每個河岸邊的城市,都能建設發展得那麼優雅?而且還能永續地保存維護其文化?為什麼我們的一定會有破壞?還有更多與當地文化背景完全無關的商品也進來湊鬧。凡正只要有錢賺,有商機,誰還管他文化與地方特色。 


  夜幕低垂的淡水河畔,靠著溫馨的黃色燈光映照,在沒有攤販,沒有叫囂,沒有刺眼的閃爍燈光之處,是很迷人的。

  坐下來喝杯咖啡,看著起伏的河面,聽著拍打的水聲,這時候才真正感覺到淡水的美。

  
  如果人也能隨著日落與晚霞沉澱自己一天的情緒,也許地方會更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