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9日 星期六

搭乘大眾運輸之旅--鹿港

  
  鹿港很有潛力成為〝思古幽情〞的文化小鎮。

 
老街的房舍建築,成就了鹿港的美。還好,除了桂花巷的藝術村建築缺乏歷經風霜的古樣貌之外(新,不一定就是好),其他的老街都能依年代的考究,原樣維護下來。

  古蹟的維護是一項艱難的工作,牽涉到維修的專門知識,也牽涉到經費的問題。但是經費如果是用在像桂花巷藝術村那樣的全盤翻新,就完全失去古意,經費等於是浪費。

  許多遊客來到鹿港是為了吃傳統美食,是為了到廟裡祈福,古蹟文物倒反而成為背景的襯托。

  也因為這種風氣,小攤販越來越多,連古蹟保存區裡的老街也在門口擺起一攤攤的臨時攤,將美麗的古建築外觀遮去一大半,整條街彷彿像是一般的夜市,人手一包或一串或一杯食物,邊走邊吃,是來古蹟巡禮?還是零食小吃玩樂?其實在老街外面就有非常多的傳統美食店可供飲食,並非真得在這裡買零嘴不可,真是委曲了這麼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街。






 



  沒有攤販進駐時,很有古城的氛圍,非常具有歷史文化特色,相信國外的觀光客,一定也會很會愛這裡。

  招牌在商店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,應該是建築本身藝術的一部份。

  植栽能襯托出房舍的視覺美,但前提是,容器的適用性,以及裁種或擺放的位置。


  真希望這些古鎮能永續保存下去,讓來這裡旅遊的目的,是為了尋找先人的足跡,而不再只是吃吃喝喝。就算吃喝,也要是當地傳統食物,吃出當地人古早的風味,感受當地人的生活形態。